(文/秦羡)昨日,由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主办的“华夏美育新境——油画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线上研修班”圆满落幕。活动以“新视角·新美学”为核心主题,通过线上直播示范、实时互动、作品点评等多元形式,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百余名油画创作者、美育教师及艺术爱好者参与,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10万人次,成为2025年开年艺术领域的一场现象级盛会。
作为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知名绘画艺术家李瑾担任首席指导嘉宾。李瑾在开幕讲座中系统阐释了其“以油彩解构传统,以笔触对话当代”的创作理念。她结合自己的部分代表作,剖析了如何将水墨意境、书法线条等中华美学元素融入油画语言,实现“色彩有韵、构图有势、意境有魂”的创作突破。讲座中,李瑾特别强调:“油画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文化载体。新时代的创作者需以‘新视角’审视传统,用‘新美学’激活文化基因。”
活动期间,李瑾以“山河意象”“都市人文”为题开展两场直播创作示范,成为学员热议的焦点。在《山河意象》示范中,她以青绿山水为灵感,通过冷暖色调的碰撞与渐变,模拟出“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东方意境;而在《都市人文》创作中,则大胆运用几何分割与抽象笔触,将高楼林立与市井烟火凝练为充满张力的视觉叙事。示范过程中,李瑾实时解答学员提问,从构图逻辑到色彩心理学,从肌理制作到情感表达,毫无保留地分享创作心得。一位来自西安的学员感慨:“李瑾老师的示范让我明白,油画创作可以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气派。”
研修期间,李瑾还以“技法精准度”“文化辨识度”“情感共鸣度”为标准,为多位学员的作品提供了定制化改进建议。针对一幅以敦煌飞天为题材的学员作品,李瑾建议:“飞天衣袂的流动感可通过刮刀厚涂与稀释流淌结合实现,同时需注意面部表情的当代性转化,避免陷入符号化复制。”针对都市主题创作,她则鼓励学员:“要善于捕捉光影背后的故事,让画面成为时代精神的切片。”
虽然为期两天的研修班已经结束,但“新视角·新美学”的探索仍在延续。正如李瑾在闭幕寄语中所言:“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根基在于文化。期待更多创作者以油彩为笔,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东方美学。”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正为中国油画乃至全球美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