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1日消息(记者 王康景)为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和科普,7月31日下午,由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海南省精神卫生中心、海南省安宁医院承办,南海网和南国都市报协办的“呵护心灵,点亮未来”2025海南省心理健康“六进”活动走进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海南省安宁医院主治医师符丽虹现场为一线执法人员开讲《睡眠问题的预防与管理》,通过现场互动、案例分析、理论讲解等方式为“听讲者”们科普如何提升睡眠质量。
“当前,很多人面临或大或小的睡眠障碍,学习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睡得不香,甚至难以入睡。”课堂上,符丽虹说,睡眠误区很多,比如睡越久越多真的越好吗?失眠了只能依靠药物吗?
符丽虹表示,正常睡眠由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构成,睡眠时循环出现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每晚通常经历4-6个这样的周期。睡眠问题是指入睡、睡眠维持或质量异常,表现为失眠、嗜睡、昼夜节律乱,影响夜间休息和白天功能。失眠是睡眠障碍最常见的类型,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导致睡眠满意度不足是主要特征。
睡眠障碍可以分为异态睡眠障碍(如梦游症等)、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如不宁腿综合征等)以及与精神障碍相关的睡眠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伴有睡眠问题)。符丽虹表示,睡眠障碍病因复杂,比如可能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应激事件)所致,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如睡眠环境变化所致,还可以是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睡前饥饿、过饱等)或者躯体、精神疾病所致,等等,需要具体分析。
“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特点的睡眠障碍,症状表现也可以存在差异。”符丽虹说,比如成年人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夜醒超过2次,早醒难再眠,日间疲惫、注意力下降、情绪不稳和记忆力受损;青少年则多因学业压力和电子产品使用而晚睡,睡眠时间不足,可能导致情绪易波动和学习效率下降等等。
符丽虹表示,可以进行自我识别,比如入睡困难、夜间觉醒、早醒、打鼾惊醒、喊叫肢体异常等情况,需要警惕睡眠障碍,要重视长期睡眠障碍,如有明显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应尽快就医。自己可以尝试做睡眠日志记录,如果躺床时间大于8小时但实际睡眠小于6小时,可能存在睡眠效率低下。
在应对与预防方面,符丽虹介绍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的综合治疗方式改善睡眠。“我们可以定期自我检测睡眠质量,改善生活习惯比如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当出现失眠问题时要避免药物与食物如咖啡、酒精和茶叶的影响。”符丽虹说,出现持续困扰时建议寻求专业帮助。
她还提到了睡眠认知误区,比如并非睡眠时间越长越好,睡过多也有危害;睡前饮酒有助睡眠也是误区,因为酒精可干扰深度睡眠;失眠并非只能依靠药物解决,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用药,而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中医方式等非药物方法也有独特效果,等等。她还在课堂上介绍了一些简单有用的穴位按压法。
课后,不少学员纷纷表示获益匪浅。“通过这个讲座,我了解了原来长期缺觉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和记忆损害,可能降低执法判断力,是安全隐患,希望可以通过学到的知识科学调节睡眠,提升职业能力,这种认知转变,比具体方法更重要。”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琼山分局工作人员黄诚说。
据悉,为切实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今年4月起至12月,海南省安宁医院启动了“呵护心灵・点亮未来”心理健康“六进”宣传项目,将持续深入社区、机关、农村、网络、商圈、交通枢纽,全方位提升海南省居民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构建理解、接纳和支持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贡献力量。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媒体多渠道传播的方式,预计长期效果覆盖面预计可达到20万人,可持续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氛围,推动企事业单位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若群众有心理健康咨询需求,可拨打海南省心理援助热线12356,专业心理咨询师将随时为大众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