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宝珠)为深化前沿技术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于近日特邀该校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梁刚开展专题讲座,围绕5G/6G通信技术的演进路径、关键突破及产业应用展开深入探讨。本次活动聚焦通信技术前沿动态与产业落地路径,吸引了学院师生、科研人员及行业同仁等200余人参与,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梁刚以“5G/6G通信技术演进与产业应用”为主题,系统梳理了通信技术的代际演进逻辑。他指出,5G技术凭借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三大特性,已在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例如,在智能制造场景中,5G网络支持工业机器人实时协同作业,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在医疗领域,5G远程手术系统已实现跨地域精准操作,时延控制在1毫秒以内。针对6G技术,梁刚强调,其核心目标为构建“万物智联”生态,通过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人工智能融合等前沿技术,实现100Gbps至1Tbps的峰值速率及100微秒级时延。他特别提到,6G网络将采用动态频谱分配与认知无线电技术,突破传统频谱资源瓶颈,为超密集物联网设备提供稳定连接。
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6G网络架构设计、通信安全等议题展开提问。针对大家提出的关于“6G技术人才能力需求”的疑问,梁刚指出,未来通信工程师需兼具跨学科知识体系与工程实践能力,如通信、计算机、数学等,因此他建议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提升综合素养。学院教师代表就“6G与卫星互联网融合”课题与梁刚展开探讨,双方达成共建联合研究团队的初步意向。
研究生院负责人在总结中表示,梁刚作为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长期参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本次讲座正是“学术引领+产业实践”这一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搭建了与行业专家对话的平台,更彰显了西安理工大学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学术影响力。随着5G/6G技术的持续演进,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将依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